- 掃描二維碼即可在線預(yù)定
桃花源擂茶歷史悠久,源遠(yuǎn)流長。東漢(建武)25年(公元49年),伏波將軍馬援奉漢武帝之命征五溪“蠻”,率兵溯沅水而上。所部路過烏頭村(今天的桃花源)。因水土不服,感染瘴氣風(fēng)寒,病倒無數(shù)。疑為“瘟疫淫侵?!薄逗鬂h書?馬援列傳》載:“會署甚,士卒多疫死,援亦中病,遂困?!碑?dāng)?shù)匾焕蠇D獻出祖?zhèn)髅胤健叭鷾保从蒙住⑸?、生茶葉在擂缽中搗碎,開水沖兌湯服),以治其病,馬援命全軍飲用后,病疫頓愈,士氣大振。從此“三生湯”(即桃花源擂茶)能治百病便相傳至今,在當(dāng)?shù)匮爻闪?xí)俗。
所謂“三生”,據(jù)桃源知名老中醫(yī)羅德勝介紹,生米其維生素沒有受到影響,適應(yīng)增加人體熱量,生姜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注:“生姜性溫,通暢神明,痰嗽嘔吐,開胃極靈”,即適用于醒神止嘔,散風(fēng)寒之作用,可治中惡氣病突然昏倒和胃寒的嘔吐,以及肺有寒邪的痰多咳嗽。并可增進食欲,有開胃之功效,生姜皮能行水,可治皮膚水腫。生茶葉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注:“茶茗性苦,熱渴能濟,上清頭目,下消食氣”,即適用于署熱煩渴,頭目眩暈,食積不消,精神疲倦,嗜睡及小便不利等癥。
擂茶,顧名思義,是因為茶的原料是擂制而成。,隨著歲月流逝,擂茶名目越來越多。凡上等擂茶,碗面熱氣騰騰,茶面顏色黃綠、呈龜斑狀,斑狀微動,恰似天上飄浮的云朵,擂茶自上而下層次分明,《中國作家》副主編高洪波感嘆“桃花源里春常駐,擂茶入口風(fēng)味殊。”
喝擂茶時,桌上還要擺上許多農(nóng)家自制的副食品和壇子菜,稱為“壓桌”。真有春天能生津潤肺,夏天能補腎壯陽,秋天能解署去熱,冬天能驅(qū)寒提神的神奇功效。擂茶之鄉(xiāng)確有一批高壽耄耋者,且有耳聰目明,紅光滿面,故當(dāng)代畫家梁宕來此留下佳作《長壽圖》,臺灣詩人余光中品過擂茶后,留下詠嘆“識得擂荷味,更羨武陵人”。
中國是禮儀之邦,桃源人更是好客,喝擂茶是桃源人的傳統(tǒng)習(xí)慣和特殊風(fēng)俗。家里來了客人,總要擺上一桌豐盛的擂茶熱情接待貴客。1995年3月24日下午,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視察桃花源,在桃源山景區(qū)水府閣二樓,江主席坐下來品嘗了桃花源擂茶,他喝的津津有味。1983年11月16日,全國政協(xié)副主席胡繩同志在喝完擂茶后題詩一首:“湖湘千里慶豐收,更遂漁人舊徑游,小飲擂茶看茂竹,桃源長在世間留。”1982年11月,中顧委委員曹瑛同志為桃花源寫了一首七言詩:“初冬竟綻碧桃花,陶令豈真解意耶!桃花源里遺風(fēng)在,殺雞烹鯉獻擂茶。”還有中顧委常委何長工、王首道;國務(wù)院副總理陳慕華;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曾慶紅等許多黨和國家領(lǐng)導(dǎo)、著名學(xué)者、專家、藝術(shù)家來桃花源視察參觀并品嘗桃花源擂茶。
2009年,擂茶習(xí)俗列入第三批“湖南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名錄”。